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技术研发中心,这支平均年龄三十出头的团队,长期致力于包括LNG接收存储在内的LNG产业链相关技术创新、工程建设咨询及设计服务。在这里,有这样一群“精算师”,专门为各类项目进行工程造价和经济评价分析。作为项目的收口专业,他们既要能多方协调算好经济账,又要会抢工期、追进度,及时出具高质量的经济报告。 “双双,你现在能来单位吗?接到临时通知,今晚江苏和珠海的所有经济材料必须提交计划部,供投委会决策。”周六一大早,投资评价团队负责人张莹紧急联系所有项目参与人员。 江苏和珠海项目是落实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工作要求,支持内陆省份储气能力建设的重点项目,将在产供储销体系建设中发挥示范作用。为了推动两个项目落地,以张莹、翁然然为首的经济专业成员,从确定建设项目规模、方案,到敲定输入参数、分析设备材料价格水平、搭建装配式数据整合模型、开展财务评价分析,完成项目审查与修改,历经半年的数据攻关,终于到了最后的紧要关头,一场“进度追击战”即将拉开序幕。 一个小时后,团队成员克服休假、带娃等困难,从各个地方赶来,齐刷刷地出现在了办公室。 “同志们,马上就要看到胜利的曙光了,辛苦大家赶紧测算、复核一下数据,一定要确保我们提交的材料准确无误!” 接到任务后,大家紧张有序地开展着最后的复核审查工作。 “不好了,莹姐!刚技术部门同事打来电话,说根据业主的最新需求,要调整设计方案,咱们管道的投资数都要重算了!” “别急,我先问一下具体情况,大家一起想想办法,坚决不能耽误上报时间。” 投资评价作为整个设计工作的收口专业,已有八年工作经验的张莹早对“设计一调我必调”的突发状况习以为常。在她的带领下,最终团队使用科研成果—装配式造价技术,高效完成了上千条投资数据的分解、固化与调整,通过运用对标分析模块,合理降低造价近亿元,高效出色地完成了这一临时性变动。 “大周末的,都这么晚了,大家还加班呢”,进屋打扫的保洁阿姨吃惊地说道。大家纷纷从电脑前抬头,外面天都已经黑了,看了一眼时间,已经9点了。 终于,在晚上11点,团队顺利提交了两个项目共十余份上报材料,大家都松了一口气,并紧忙赶往下一个追击点——末班地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