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下旬,广东地区出现新一轮疫情,疫情防控风险不断加剧,疫情防控压力进一步增大。面对新形势,地处抗击疫情第一线的广东大鹏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下称“广东大鹏LNG”)迅速吹响疫情防控“安全号”,在公司党委统一领导下,连日升级疫情防控常态化各项措施,从严从实筑牢“内防扩散、外防输入、严格防控”红色防线,为保障向外安全平稳供气树立了坚实根基。 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 早在5月中旬安徽、辽宁等地出现聚集性疫情时,广东大鹏LNG公司党委即加强了疫情防控工作力度并密切关注疫情变化。5月下旬疫情在广东蔓延后,广东大鹏LNG公司党委第一时间召开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紧急会议,强化部署应对预案,为公司深化疫情防控工作打出“提前量”。依据各级政府部门出台的疫情防控新要求,党委书记郝云峰靠前指挥,多次召开讨论会指导更新防疫工作方案,并通过电话、邮件、微信群等方式与各党支部书记紧密沟通,督促各支部绷紧防疫思想弦,确保公司持续稳定运营。在公司党委和党支部的带领下,全体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层层扛起防疫责任,将防疫工作与安全生产有效结合,以必胜的决心在生产一线筑起战疫堡垒。 织密“筛查网”,筑牢“防控墙” 面对卷土重来的新冠疫情,广东大鹏LNG质量健康安全环保部联合人力资源及行政部迅速收紧防疫措施,在公司党委带领下,严密筛查,严防严控,在公司内部筑牢了安全防线。一是定期发布“新冠疫情更新提醒”公告,向公司员工实时通报疫情变化情况及公司防疫措施更新条款;二是暂停临时承包商到访公司办公室及生产现场,并要求长期承包商到访时提供疫苗接种证明和核酸检测报告;三是对公司员工的长期居住地和近期到访地进行全面摸排统计,并呼吁大家尽早接种新冠疫苗,非必要不离开常驻工作所在地;四是进一步加大公司内部环境的消毒力度,规定每日消毒不少于2次,重点区域每次消毒后密闭不少于30分钟,确保能够全面彻底消毒。 拉起“警戒线”,建设“无疫区” 广东大鹏LNG接收站除了接卸来自澳大利亚的SPA(一期长协)长租船,还有近半数是来自卡塔尔、阿曼、也门等20余个国家地区的临租船,疫情防控风险居高不下。为保障作业安全,广东大鹏LNG党委依据疫情变化情况,要求接收站于5月27日升级接船作业防控措施,除常态化的三道防线(零接触接船、登船人员做好二级防护、站场100%疫苗接种)外,还要对登船作业人员实行“16+14”的封闭式管理,把每一艘船都当作“毒船”来严防死守,切实防范化解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 “为了保障公司供气不受影响,这些措施和奉献都是正常且必须的!”来自操作团队的肖旻是广东大鹏LNG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将连续16天负责登船接卸作业,并独自居住在站区房车内进行隔离,后续轮班将转移至指定酒店进行“7+7”的集中隔离观察和居家隔离,期间每3天一次核酸检测,确保“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渠道始终畅通,为防止疫情扩散、打造无疫站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期,广东大鹏LNG也多次邀请深圳市、区防疫专家至接收站现场参观检查,并计划参考专家提出的建议对防疫措施进行二度升级,比如在码头设置鞋底消毒池、要求码头带缆作业人员也依据二级防护标准进行装备穿戴等。 时值迎峰度夏的保供关键期,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不可或缺的主力气源,广东大鹏LNG将在公司党委带领下,从严从实从快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不断强化政治担当,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全面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在战疫一线牢牢筑起红色防线,以“不打胜仗决不收兵”的使命感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生产保供各项工作,奋力夺取双胜利,为推动大湾区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