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简称禄口机场)疫情爆发后,中海油南京空港能源有限公司(简称空港能源)党支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坚决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要求,严格执行集团公司、气电集团和江苏天然气疫情防控工作规定,服从南京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指挥部和东部机场集团属地管理,始终将公司全体职工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坚持“听党指挥,全面防控,安全保供”,以党建为引领,将党的组织和工作横向延伸到公司各个部门,纵向传达落实到每个班组、每名员工,覆盖疫情防控的全过程、全方位,筑牢疫情防控的红色堡垒,让党旗在战疫一线高高飘扬。 支部统筹,防疫保供两手抓 
7月21日,空港能源党支部组织召开党员大会,会上支部书记薛增伟强调,要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解决好留守的18名员工生活需求和就餐问题。会后,党员干部自发组织外出采购生活物资,落实好留守员工一日三餐问题,让坚守岗位的员工安心做好疫情防控和资源保供工作,没有后顾之忧。 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开展如火如荼,恰逢疫情来袭,支部书记薛增伟决定在这个非常时刻,开展一次特殊的党课,结合当下疫情现状,让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通过学习红军长征途中飞夺泸定桥战役革命先辈不怕牺牲、敢于奉献的精神和武汉疫情期间张宏、汪勇等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重温基层优秀党员面对疫情的初心和担当,坚定了公司上下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的信念。 疫情爆发之初,空港能源党支部组织年轻党员和团员成立空港能源青年先锋队,全体队员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充分发挥青年员工在疫情防控和生产保供中的先锋作用,不畏艰险,攻坚克难,圆满完成了禄口机场的能源保供任务,取得了疫情防控和资源保供双胜利。 党员风采,舍己为人“老黄牛” 
马亮同志201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19年入职空港能源,负责加油加气充电站项目建设管理工作。疫情爆发后,他将项目管理所有员工全部安排回家,自己一人留在建设现场,37天的坚守中,有同事问马亮,问他后不后悔,他说:“加油员都是女同志,家里还都是上有老下有小,一天两天不回家还好,这次疫情来势迅猛,我们要做好长期打算,有什么可后悔的,我是党员,我必须留下”。 面对公司缺乏生活物资,禄口机场区域已进行封控管理,只有到机场职工超市才能买到生活物资,而机场内部又是疫情重灾区,马亮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先后3次前往超市采购生活物资,解决大家后勤保障问题。气化站肩负能源保供任务,留下的人员仅能满足倒班需求,防疫消杀人手不足,马亮每天在做好加油加气充电站消杀工作后,还帮助气化站对办公室、外出车辆、防疫垃圾桶等区域进行消杀作业。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舍己为人,甘于奉献的精神和风采,被同事亲切的称为空港能源的“老黄牛”。 一心向党,奋勇争先战疫情 
迟凯同志2020年发展成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作为安全经理和青年先锋队队长,他时刻向身边的党员同志学习,不甘落后,奋勇争先。在37天的封控隔离期间,他根据疫情形势变化制定并发布2次疫情防控专项工作方案,修订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组织4次疫情防控工作专项检查,组织1次安全应急演练,组织3次疫情预防知识宣传和个人防护用品穿戴培训,组织18名留守人员完成32轮核酸检测,组织每天2次全面消杀和2次体温监测,向各主管单位上报人员信息近40份,扎扎实实将疫情防控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为公司实现零感染做出了突出贡献。 迟凯的爱人周雪薇是南京市江宁区医院的一名护师,2020年初她舍弃了科室里舒适的工作环境,主动报名参加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每天早出晚归,疫情爆发后她又投入到疫情防控应急支援工作,这一走就是一个月。4岁的女儿经常哭着找爸爸妈妈,她只能通过视频安慰年幼的女儿,“爸爸妈妈正在外面打‘怪兽’,很快就能回家了,在家要听爷爷奶奶的话,要好好吃饭”。身为医护人员,疫情来袭,她只能舍小家,为大家,为疫情防控大局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空港能源强化党建引领,牢固树立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红线意识,认真分析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响应南京市政府号召,圆满完成南京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指挥部下达禄口机场能源保供任务。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支部书记亲自坐镇,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抗旗在先,为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贡献组织力量,彰显了共产党员走在前、做表率的政治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