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群体∨

新闻动态
气电要闻
大事小事真帮实办 走实走心难事不难
发布日期: 2021-09-22 浏览次数: -- 信息来源: 气电集团 作者:杜晓芳 杨占东 字号:[ ]

在气电集团阜宁热电,有超过80%的员工来自外地,操着不同的方言,却有着“要在阜宁安家落户”的共同心声。那么,在阜宁热电党支部是如何留住外来建设者心的?

坚持以学促思、以思促行、以行促效,从职工群众最关心的身边事着手,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让职工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心系群众“忧心事”,精准出手解难题。

仍处于建设期的阜宁热电,每年都会招聘一批成品人才,来自外地的他们,子女教育是第一忧心的难题,无本地房产、异地户口、社保年限不足往往成为办理孩子入学的“拦路虎”。

眼看9月1日过去了,孩子的录取信息仍杳无音信,生产准备部员工杨占东因此夜不能寐。

阜宁热电支委会在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组织召开会议,安排专人多次赴阜宁县政府、县教育局、阜宁县实验小学沟通协调,最终与县教育局本着“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解决了杨占东孩子的上学问题。

“感谢公司帮我解决了孩子入学问题,为我免去了后顾之忧,让我能安心踏实的工作。”9月2日杨占东在接到阜宁县实验小学录取信息的那一刻,立即通过微信向公司领导及相关负责人分享这个消息。

为员工子女解决迁学问题,免去员工后顾之忧,只是阜宁热电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一个缩影。

心系群众“忧心事”,精心部署守安全。

由于阜宁热电地处开发区,没有公交车可乘坐,现场倒班宿舍尚不具备居住条件,夜间上下班问题成了令倒班人员头疼的事。

阜宁热电党支部在获悉倒班员工深受“行路难”的困扰后,第一时间开通倒班通勤车,充分考虑每一位员工的居住点,合理规划路线与停车点,确保每位倒班员工更快捷、更安全地上下班。

通勤车开通的第一天,距凌晨交接班还有40分钟,杜晓芳一改之前急匆匆样子,一步一步登上通勤车。

“平时这个点见到你俩总是风尘仆仆满脸焦急的样子,难得见到如此精神气十足。”看到小李和老王悠然自得的靠在座位上,杜晓芳禁不住调侃。

“可不是嘛,往常骑半个多小时的车,吹了一路风,到公司的时候整个脑袋都是晕乎乎的,马上就要倒班交接了,精神状态还没恢复,现在好了,没有了路上的奔波,脑袋清醒……”

还没等小李说完老王就抢着说:“没错!之前上完夜班还要打起十二分精神骑车回家,偏偏咱们下班的时间正赶上上下班高峰期,车流量较大,骑车都提心吊胆的,现在好了,有了班车,通勤安全也有了保障。”

每天上下班,倒班通勤车成为了大家热议的一个话题。

在大家眼里,这条刚开通不久的班车路线不仅仅是大家的“方便路”,更是支部与员工之间的“连心桥”。

心系群众“身边事”,解忧破难常态化。

通过“开门纳谏听民意”、“推门纳谏找问题”,深化征集意见、座谈了解、一线调研等方式,收集、整理、制定了“为群众办实事”任务清单,并将家属就业、子女就学等职工群众的心头事作为常态化跟踪解决项。

切实回应来阜职工家属就业、子女就学方面的问题,统筹就近协调就业岗位与入学名额,先后解决2名员工家属就业问题,4名员工子女就学问题,让来阜员不再受两地分居之苦。

自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以来,阜宁热电党支部始终以严肃认真的态度,从最困难的群体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着眼,从最具体的工作抓起,不等、不拖、不靠,以“钉钉子”精神,一个一个解决,不见成效绝不收兵,确保抓一件成一件,让职工群众的难事不再难,不断增强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