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1-2022供暖季落下帷幕,3月28日,从中国海油气电集团获悉,其旗下中海石油珠海管道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下称珠海管道)圆满完成天然气保供任务,自2021年11月15日至2022年3月15日期间累计为粤港澳大湾区输送天然气约3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18%,供气量再创历史新高。 去冬今春天然气保供期间,历经多轮寒潮侵袭和新冠疫情影响,珠海管道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决策部署,积极响应“全国一张网、保供一盘棋”号召,充分发挥“X+1+X”油气市场体系中“1”的桥梁作用,严格落实冬季保供各项措施,未雨绸缪,多措并举确保管道高效运行,清洁能源平稳供应,全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切实保障民生用气需求,为绘就美丽粤港澳大湾区新画卷赋能。 守好供气“生命线”,为千家万户送暖 面对冬季用气高峰“大考”,为满足广东地区日益增长的用气需求,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下游城市燃气、电厂的主力气源供应方,珠海管道坚决打好冬季保供“攻坚战”,统筹谋划,精心部署,稳妥推进;组织召开专题会,成立3个保供专班;严格落实中国海油、广东省能源保供工作的各项要求,层层压实安全生产责任,确保管道供气设施平稳运行,全力以赴稳生产保供应。 一方面,珠海管道与气电集团广东分公司密切配合,制订精准的外输计划,科学合理调配海气与进口LNG(液化天然气)资源,确保产业链上下游运行衔接顺畅与安全供应。另一方面,加强对生产设施的维护保养,保证关键设备“健康上岗”;加密管道日常巡检频次,守牢天然气供应“生命线”,确保管道在高负荷压力下状态稳定。与此同时,进一步增强管道供气能力,最大限度确保“输得出去、供得稳定”,保障低温天气及用气高峰时段安全平稳供气,提升“寒潮”里的温暖指数。 强化数字科技赋能,为冬供“大考”保驾护航 近年来,珠海管道积极贯彻落实中国海油战略规划,加快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发展步伐,稳步推进数字化智慧站场建设;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筑牢安全生产屏障,为冬供“大考”平稳供气保驾护航。 2021年1月,珠海管道建成横琴首站数字化试点站,进一步提升了调控中心对输气站设备的感知能力和远程控制,有效提升场站的安全管控水平;同步投运长输管道高后果区全程视频监控平台,在45个高后果区加装192个摄像头,升级打造可视化预警管理模式,为天然气管道装上“千里眼”,实现24小时管线动态监测,精确定位并实现全线视频监控全覆盖,确保部分站场和线路因疫情影响在封控期间得到有效管控。 据了解,作为气电集团天然气全产业链的重要一环,珠海管道所辖天然气主干管网,连通着上游南海荔湾、“深海一号”等海气资源与下游终端市场,还承担着输送珠海LNG接收站进口LNG的重任,所辖高栏干线管道是冬季保供期“南气北上”的重要通道,成为中国海油上游资源向下游市场输送,实现“海陆对接”的重要枢纽。供应链辐射珠海、中山、江门、广州、澳门特区等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是区域民生、燃气发电及工业用气的有力保障。自投产以来,珠海管道累计为大湾区输送天然气逾400亿方。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背景下,气电集团珠海管道将深入贯彻实施中国海油绿色低碳战略,持续抓实抓细安全生产、数字化转型、科技创新等工作,全力保障粤港澳大湾区天然气稳定供应,用实干书写精彩的“温暖答卷”,在助力美丽粤港澳大湾区绿色低碳发展的征程中砥砺奋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