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战疫正酣,春意渐浓。珠海市本轮疫情始于3月15日新增1例本土病例,目前珠海LNG接收站已封闭管理22天。在此期间,珠海LNG党委带领全体员工坚守在疫情防控的各条战线上,众志成城,共同打好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全力保障了粤港澳大湾区主要五市用气安全。 在封闭管理期间,珠海LNG技术维修部党支部6名党员主动请缨,与部门其余7名员工驻守接收站值班。他们在党支部书记曾高贵的带领下,坚守一线,成立检维修党员突击队,积极开展各类检维修作业,取得一系列可喜成果。 老党员带头啃“硬骨头” 经过连续11天的鏖战,在曾兵峰创新工作室带头人、老党员曾兵峰同志的带头攻坚下,低压泵B完成车间组装,具备回装储罐条件,这比原计划提前了整整一周。 低压泵是LNG接收站的关键设备,用于输送储罐中的LNG,是储罐的“心脏”。按照原计划,低压泵B计划检修时长为3周。但突如其来的疫情,让部分员工不得不离站居家办公,打乱了检修工作节奏。 面对封闭管理、人员短缺等重重挑战,老党员曾兵峰同志带领突击队成员邝广洪同志、刘斯同志驻守留站,开展低压泵B大修工作。大修期间,突击队员们克服现场困难,不怕苦、不怕累,将每日作业时长延至15小时,争分夺秒跟时间赛跑。经过连续11天奋战,终于啃下“硬骨头”,顺利完成检修工作,为今年主要设备大修开了一个好头。 中控多了一双“千里眼” “叮咚,我是技术维修部朱容汉,申请进入中控室,请开门!”在中控监控屏幕上,朱容汉圆圆的脸清晰可见。原来,这是新装设备系统测试。 以前,中控室门禁采用密码锁,不便值班人员有效监视、控制人员进入。为解决这一难题,检维修党员突击队朱容汉同志牵头对中控室门禁系统进行可视化及远程控制升级改造。 经过优化升级,新的可视化门禁系统集门铃、视频对讲、远程开门、刷卡开门等功能于一体,不仅为中控值班人员增加了一双“千里眼”、一条“飞毛腿”,更增强了中控室门禁的可控性,有助于中控室落实封闭管理要求。 给电解槽深度“洗澡” “原计划7天的电解槽深度‘洗澡’,仅用3天就完成了。”检维修突击队党员明振华不时地用手肘擦一把额头上的汗珠,手上乌黑的手套缓缓向下滴水,橙色工服也早已湿透。 7张盖板、77张阳极板,77张阴极网,100多个连接垫片,500余根螺栓,500多个螺母......在过去短短的3天内,7个电解槽的1200余个零件全部被拆下来,一件件仔细冲洗、清污、擦净。 电解槽是次氯酸钠系统的核心设备,该设备通过控制工艺海水中海生物含量,从而保障ORV等关键工艺设备的持续稳定可靠运行。由于海水的特殊性,每隔一段时间,检维修人员就要给电解槽深度“洗澡”。 在接收站封闭管理期间,检维修党员突击队抓住窗口期,及时组织开展次氯酸钠系统电解槽的深度清洗维护作业,他们制定详细维护方案,设计专用清洗工装,每天连续工作超12小时,仅用3天高效地完成1200余个零件拆洗作业,为做好设备消缺、保障稳定生产打下坚实基础。
|